前籃球明星經歷復雜腦手術,擺脫大腦的致命“炸彈”
病史簡述
“曾經,每當我出現(xiàn)搏動性頭痛或左側身體無力時,我都在想自己還能活多久?”--Lindsay Vos
琳賽·福斯(Lindsay Vos)
2011年,還在托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讀大四的琳賽·福斯(Lindsay Vos)就被診斷出患有大腦動靜脈畸形(AVM)。這是一種局部血管形態(tài)結構異常的腦血管疾病,是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HHT)的一種形式。AVM由一團動脈、靜脈及動脈化的靜脈樣血管組成,其間無毛細血管。這種疾病大多是在胚胎發(fā)育期形成的,僅有少數病變可能繼發(fā)于細菌感染、腦腫瘤或外傷。
AVM常發(fā)生在 20-40 歲之間的年輕人群中,一半的患者表現(xiàn)為顱內出血,其余患者表現(xiàn)為部分性或全面性癲癇發(fā)作、頭痛、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或無癥狀。如果它破裂和出血,就可能危及生命。
現(xiàn)年31歲的琳賽回憶說:“我不得不接受AVM隨時可能爆裂的事實。但我依然保持活躍。我經常一個人跑步或騎車,我不想被這個病困住,但在我的內心深處,我知道總有一天我可能會被發(fā)現(xiàn)死在某處,或者來不及送醫(yī)搶救。”
琳賽在家鄉(xiāng)密歇根州的一家醫(yī)院進行了好幾年的治療,包括栓塞和其他形式的治療,但都無法擺脫AVM。2016年她首次訪問了克利夫蘭診所神經病學研究所的腦血管中心,這是美國為數不多的提供全面HHT計劃以及治療AVM、中風、腦動脈瘤和其他腦血管疾病的醫(yī)療機構之一。
根據神經外科醫(yī)生馬克·貝恩博士(Mark Bain, MD)的說法,琳賽的AVM體積龐大,而且它位于大腦中控制運動功能的區(qū)域,這使得她的病情處于高危狀態(tài)。他說:“她之前接受了一些栓塞和放射治療來擺脫AVM,但是沒有效果。在我處理這個病的時候,她很想把它從大腦中移除。我們知道這并不容易。”
為了給琳賽的腦部手術做準備,貝恩醫(yī)生嘗試了另一種栓塞術,將導管插入腦部血管,然后注射栓塞劑來阻塞血管。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但有一根大血管無法觸及。
貝恩博士解釋說:“我們花了幾個小時試圖用導管夠到那條動脈,但我們就是做不到。它的存在會加大腦部手術的風險,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琳賽,但她希望全力以赴,她說‘我相信你。’”
盡管有手術風險,琳賽還是決心摘除AVM。“我知道手術的風險。但是如果AVM沒有被移除,也會有(死亡或癱瘓的)風險。最好的醫(yī)生在給我治療,所以我必須試一試。”
2017年1月,手術持續(xù)了14個小時。為了進入AVM,貝恩醫(yī)生切除了琳賽的一小塊顱骨,并使用顯微外科技術對血管和動脈叢進行了復雜的清理和燒灼。隨著幾乎所有的AVM被移除,在上一次栓塞過程中無法觸及的那條動脈再次成為“敵手”。
“當我們到達那條動脈時,AVM破裂了,并開始瘋狂地出血,” 貝恩醫(yī)生回憶說,“琳賽流了不少血,但我們最終阻止了它。我終于能夠燒灼那條動脈了。”
術后
手術小組用藥物使琳賽昏迷了6天。當她醒來時,她無法移動左側身體。這位前籃球明星說:“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我要成為最好的輪椅籃球運動員。’”“一開始我不能走路,幾乎不能坐直。但幸運的是,我找到了最棒的理療師。”
琳賽在克利夫蘭診所呆了兩個月,接受了密集的物理和職業(yè)治療。她的堅持和進步讓工作人員感到驚訝。如今,琳賽已經完全康復了,除了左臂和左手活動范圍有些受限,她仍然可以去劃皮劃艇,并已恢復跑步和其他身體活動。而且,手術后她就再沒有頭痛過。
“她的態(tài)度非常好,”貝恩博士說,“她就是不肯放棄。”
琳賽說她多年的運動員訓練對她的恢復有積極的影響,如今她已轉行做文體治療師。
來源:克利夫蘭診所
編譯:好醫(yī)友
資料: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patient-stories/337-woman-undergoes-brain-surgery-to-remove-deadly-avm-caused-by-rare-genetic-condition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