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yī)療:醫(yī)生如何為癌癥患者制定治療方案?
當你被確診為癌癥時,醫(yī)生將會制定出一套治療方案。而在手術、化療、放療以及其他治療手段中,他是如何確定哪一種對于你來說才是適合的呢?
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Winship癌癥研究所泌尿外科的一位前列腺癌專家Christopher Filson博士表示:當醫(yī)生開始制定治療計劃時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其中有三點是醫(yī)生側重考慮的。
1、癌癥本身。
Filson博士表示:醫(yī)生會詳細了解你的所有檢查結果以明確該類癌癥的風險有多大。晚期癌癥患者需要制定復雜的治療計劃,相比之下早期癌癥患者則只需要比較少的治療。
2、你的整體健康情況。
醫(yī)生會綜合考慮你的年齡和其他健康問題。在討論治療方案的選擇時,了解清楚身體的虛弱或強壯情況是非常重要的。
3、你的訴求。
Filson認為:“每個人對癌癥治療各方面的衡量標準是不同的,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會選擇副作用比較小,但癌癥復發(fā)風險略高的治療方案,或者選擇放療替代手術治療。
當你清楚了解自己的情況后,你可以和醫(yī)生共同制定治療目標。了解該癌癥是否可以治愈?如果不行,是否可以通過治療減緩病情進展并避免相關癥狀出現(xiàn)?在此基礎上,你們可以制定出一個具體的治療方案。
常見治療方案
醫(yī)生可能會為你推薦以下某種治療方案:
1、手術
你可能需要通過手術切除腫瘤。當癌細胞還未擴散到你體內的其他部位時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根據所患的癌癥類型,它可能是你得到治愈的最佳機會。另外,醫(yī)生可能也會建議通過手術治療癌癥引起的一些問題,比如腫瘤引起的腸梗阻。
2、放療
醫(yī)生多數將其用于治療癌細胞只局限在身體某一部位的情況。放療通過殺死或者破壞癌細胞讓它們不再繁殖擴散。醫(yī)生可以利用機器從你身體外部對準腫瘤進行高能輻射,也可以在你體內的腫瘤附近放置一個小的輻射植入物進行內部放射治療。
大多數癌癥患者會在某個時候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3、全身治療
傳統(tǒng)說法是指化療——通過藥力強勁的藥物治療已經擴散到你身體各個部位的癌癥。隨著醫(yī)學發(fā)展,它也包括那些可以觸發(fā)你身體免疫系統(tǒng)來對抗癌癥的藥物,F(xiàn)ilson說道。
而你所需要的治療組合以及治療順序取決于你的特定癌癥類型。
“例如,醫(yī)生通常在手術后使用化療來殺死殘余的那些癌細胞并防止病情復發(fā)。有些情況下醫(yī)生使用化療來縮小腫瘤體積以保護體內器官。”乳腺癌專家Lidia Schapira博士說道。
不過,這些治療手段產生的副作用各不相同,而對于那些存在其他健康問題的人可能沒辦法衡量到底他們所接受的治療強度有多大。
Schapira博士表示:“如果你有這樣的感受,那么你的腫瘤專科醫(yī)生應該通過與你的其他醫(yī)生溝通后重新制定一份可以殺滅癌細胞但不會傷害到你的治療計劃。例如化療時,可以將劑量和頻率控制在體虛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她補充道:“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輔助方法”
4、臨床試驗
科學家們利用這些嚴密管控的研究試驗,將新療法或者新的操作技術與現(xiàn)有方案進行比較。如果你的醫(yī)生知道有與你的癌癥類型相匹配的試驗,他就會告訴你。這些臨床試驗的開展推動了醫(yī)學的不斷進步。你可能因此獲得一種其他地方無法提供的能夠治愈或者有效控制住你病情的治療方案,F(xiàn)ilson說道。
但是由于臨床試驗的開展本身是為了檢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參與前,請預先和你的醫(yī)生談談該臨床試驗的利弊。
考慮周全
醫(yī)生在為你提供參考意見之前還會考慮到其他一些方面:
1、保險覆蓋范圍。
癌癥的檢測和治療費用是昂貴的,而且你的保險可能無法覆蓋全部。你和你的醫(yī)生可能需要權衡是否值得自費去接受一項新的治療方案。Filson表示:“我希望我可以不用擔心這個方面。但事實是針對新的試驗,保險尚未開始發(fā)揮作用,有時候如果患者無法承擔治療費用,我們就必須找到更傳統(tǒng)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2、工作安排。
Schapira 表示:“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調整治療計劃,以便患者可以繼續(xù)工作來維持費用開銷。例如,如果患者有一天的休假時間,我們可能會選擇在中午之前為其完成治療,讓她之后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休息。”
3、您的支持團隊。
Filson表示,幾十年前,當醫(yī)生制定癌癥治療和護理計劃時,患者是沒有直接參與的。但時代變了,如今,這是一個共同參與的過程。他和Schapira都贊同在制定治療決策時,患者的伴侶及其他親人也都應該參與進來。“你可以將其當成一種家庭事務——每個人的參與都是至關重要的。”Filson說道。
在確診癌癥后,你可能認為你需要盡快決定治療方案并馬上開始治療。但在很多情況下,你是有充足時間來考慮的,可能是幾周或者幾個月。在做決定前,你必須確保你已經掌握了所有該知道的情況,并且作出的決定能夠讓自己和家人滿意。“如果這意味著你需要進一步咨詢其他醫(yī)生,獲取第二診療意見,那么就去做吧。”Filson說道。
如果在咨詢其他醫(yī)生后,你改變主意了,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患者因為覺得尷尬而不敢退出,貿然接受一項治療方案。”Filson說:“醫(yī)生的診所應該是一個‘無定見區(qū)’”。
(本文由好醫(yī)友編譯自webmd“How Your Doctor Chooses Your Cancer Treatment”,轉載請標注來源。)
2018-07-14 21:40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