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丨2018美國癌癥報告都說了啥?
近日,《2018 版美國癌癥報告》正式發(fā)布,但這么老長的報告,怕是要看到吐血……怎么破?
好醫(yī)友專業(yè)醫(yī)療團隊嘔心瀝血,為您梳理了這份報告中的幾大關鍵點??旆窒斫o身邊的人吧!
癌癥=死亡?這里有個好消息!
在“美國十大死因”中,癌癥是其中唯一一個死亡率下降的,其他9大死因的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地上升。
這主要歸功于控煙、篩查和新療法。
控煙:以肺癌為例,美國肺癌死亡率持續(xù)下降,很大程度上是控煙政策成功的結果。而中國作為全世界吸煙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肺癌人數(shù)也高居全球首位。
篩查:最直觀的體現(xiàn)是結直腸癌。美國結直腸癌死亡率已連續(xù)20多年持續(xù)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篩查(腸鏡)的普及。
新療法:隨著腫瘤精準醫(yī)療的進步,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手段層出不窮。血液腫瘤是治愈率提升最明顯的腫瘤之一,部分白血病治愈率甚至高達90%以上。去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CAR-T療法獲批,更是讓治愈癌癥不再是夢想。
癌癥發(fā)病率
(2018年預計癌癥發(fā)生人數(shù)及發(fā)生率)
·美國癌癥發(fā)病率在過去十年(2005-2014年)總體趨勢相對穩(wěn)定,男性的發(fā)病率每年下降約2%,近年來有加快的趨勢。
·2018年預計美國癌癥患者會新增1, 735, 350例。
·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癥為前列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三者共占42%。
·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為乳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三者共占50%,其中乳腺癌就占了30%。
·在人的一生中診斷出浸潤性癌癥的概率,男性為39.7%,女性為37.6%。
癌癥死亡率
(2018年預計癌癥死亡人數(shù)及死亡率)
·美國癌癥死亡率在過去十年(2006-2015年)有所下降,每年平均降低1.5%。
·1991-2015年,美國癌癥死亡率總體下降26%。
·1989-2015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降低39%。
·1993-2015年,男性前列腺癌死亡率降低52%。
·1970-2015年,結直腸癌死亡率降低52%。
·1990-2015年,男性肺癌死亡率降低45%。
·2002-2015年,女性肺癌死亡率降低19%。
雖然肺癌、結直腸癌、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降幅較大,但仍然是死亡率占比較大的幾種癌癥。2018年預計新增癌癥死亡患者609,640例。
癌癥生存率
·黑色素瘤、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生存率較高,分別是92%、99%、90%。
·生存率最低的癌癥為胰腺癌,僅有8%。
·大部分癌癥的生存率穩(wěn)步上升,但肺癌和胰腺癌的生存率進展緩慢。
·總的來說,白人和黑人的5年生存率為68% vs 61%。
種族差異
·癌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非西班牙華裔黑人(NHB)最高,亞洲/太平洋島民最低。
·癌癥發(fā)生率NHB女性的比非西班牙華裔白人(NHW)女性低7%,但癌癥總死亡率NHB女性較NHW女性高14%。
·種族差異在65歲以下的群體中更為突出。
地理差異
·地理差異最顯著的為肺癌,源于不同州的吸煙人數(shù)差異。
·2016年,HPV疫苗覆蓋率在密西西比州和南加利福尼亞州為29%,在羅德島州為71%。這就造成了HPV相關癌癥發(fā)生率的不同。
兒童及青少年癌癥
·2018年,預計有10, 590例癌癥兒童患者,1180例死亡。
·兒童發(fā)病率較高的3種癌癥分別為:白血病(29%)、腦及其他神經系統(tǒng)腫瘤(26%)、淋巴瘤和網狀內皮瘤(1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3/4為淋巴細胞白血病;在淋巴瘤患者中有1/2為非霍奇金淋巴瘤,1/4為霍奇金淋巴瘤。
·青少年發(fā)病率較高的癌癥為:腦及其他神經系統(tǒng)腫瘤(21%)、淋巴瘤(20%)、白血病(13%)、生殖細胞及性腺腫瘤(11%)、甲狀腺癌(11%)。
·兒童和青少年癌癥發(fā)生率自1975年來以每年0.6%的速度增長,近年來趨于平穩(wěn)。
·兒童和青少年死亡率持續(xù)下降,從1970年的6.5%降至2015年的2.3%,總體下降65%。
·5年生存率有所提升,兒童由20世紀70年代的58%升至2007-2013年的83%,青少年由68%升至84%。
參考文獻:Cancer statistics, 2018.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
2018-07-14 22:31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