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補覺能彌補平常睡眠不足導致的傷害嗎
“又到周末啦,我要睡個兩天兩夜,把工作日缺的覺都補過來!”
(工作日)
(周末)
在工作日睡不好時,許多人會選擇在周末睡懶覺來補償。睡眠不足會給身體帶來許多傷害,周末補覺能不能彌補這種損害呢?
很遺憾,一項新的研究告訴我們:不能,而且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美國疾控中心(CDC)建議成年人每晚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睡眠不足與某些代謝疾病(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數據顯示,美國大約1/3的成年人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睡眠缺乏有多種原因,包括睡眠障礙、工作繁忙、壓力過大等。
當平日里睡眠不足時,許多人希望通過周末補覺的方式來償還我們的睡眠債。去年,《睡眠研究雜志》上刊登的一項研究曾認為,這種做法對維持健康有益。然而,《當代生物學》一項新的研究則反駁了這一結論。
這項新的研究表明,周末睡懶覺不足以扭轉一周內睡眠不足造成的損害。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眠與時間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研究作者肯尼斯·賴特(Kenneth Wright)指出:“這項研究的關鍵信息是,周末補覺不是對抗睡眠喪失引起的新陳代謝紊亂的有效策略。”
睡眠不足的人,生活習慣可能更差
為了測試周末睡懶覺能否抵消慢性睡眠喪失的不良影響,研究人員招募了一批18~39歲的健康成人參與實驗,讓他們在實驗室里度過了9個晚上,在那里,他們的食物攝入量、光照和睡眠都受到了監(jiān)控。受試人員被隨機分成三組:限制睡眠組,工作日和周末每晚只睡5小時;部分限制睡眠組,工作日每晚睡眠5小時,周末不限制;對照組,工作日和周末每晚睡9個小時。
研究人員發(fā)現,限制睡眠組更容易養(yǎng)成飯后吃零食的習慣,導致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而且即使在周末有機會睡懶覺,部分限制睡眠組的成員仍然會經歷生物鐘失調。他們同樣容易養(yǎng)成飯后吃零食的習慣,增加體重。
睡眠不足帶來胰島素抵抗
“我們并沒有發(fā)現周末睡懶覺的人新陳代謝結果有任何提高。”研究者說。相反的,從某些方面來看,周末恢復小組的結果甚至更糟。研究人員注意到,限制睡眠組胰島素敏感性較低,約下降13%。
胰島素高敏感性通常是健康狀況良好的標志,而低胰島素敏感性(胰島素抵抗)則可會引起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盡管周末充分補足了睡眠,這部分參與者的胰島素敏感度仍比平時低。不管是整體還是肝臟和肌肉,敏感度都下降了9%到27%。
“研究結果表明,睡眠不足是慢性損害,周末睡懶覺無法彌足這種傷害。”研究者說。
研究小組的下一個目標是進一步探索睡眠模式的影響。包括白天午睡是否可以逆轉睡眠喪失的損害,如果是,在什么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情況下等。
另外,有證據表明,慢性睡眠不足還會帶來其他影響,包括警覺性下降和精神表現下降,而這些都不能通過幾夜的追趕睡眠來消除。
同時,美國匹茲堡大學對447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工作日和周末的定期睡眠差異會導致膽固醇水平升高、胰島素抵抗增強、體重增加和體重指數上升。而且,這些變化也可能發(fā)生在青少年身上,使他們在年輕時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提供了改善睡眠的建議:
●哪怕是在周末,也要堅持相同的就寢和起床時間,這有助于調節(jié)你的生物鐘,幫你入睡,并在晚上保持深度睡眠。
●養(yǎng)成放松的就寢習慣。睡前進行一項放松的、常規(guī)的、遠離亮光的活動,遠離那些容易引起興奮、壓力或焦慮的活動,有利于獲得健康和深度睡眠,或保持睡眠狀態(tài)。
●如果你有入睡困難,最好避免午睡,尤其是在下午。
●每天鍛煉。劇烈運動最好,但即使是輕微的運動也比不運動好。一天中,除了睡眠以外的任何時間都可以鍛煉。
●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臥室濕度在60~67度之間,不應存在任何干擾睡眠的噪音,隔絕光線??紤]使用遮光窗簾、眼罩、耳塞、“白噪音”機器、加濕器、風扇和其他設備。
●舒適的床墊和枕頭。確保你的床墊舒適并且有支撐,有舒適的枕頭,讓房間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入睡。
●使用明亮的光線來幫助管理你的晝夜節(jié)律。晚上避免強光,早上把自己暴露在陽光下。
●避免在晚上喝酒、抽煙和暴飲暴食。酒精、香煙和咖啡因會擾亂睡眠。吃太多或太辣的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的不適,導致難以入睡。睡前2到3個小時內不要吃大餐。
●放松一下。你的身體需要時間進入睡眠模式,所以在睡前1小時做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閱讀。使用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會讓人難以入睡,因為這些設備屏幕發(fā)出的藍光會刺激大腦。
●如果你睡不著,就去另一個房間放松一下,直到覺得累了再睡。最好把工作材料、電腦和電視從臥室里拿出來。只在睡覺時上床,強化床和睡眠之間的聯系。
●如果你仍然有睡眠問題,請咨詢醫(yī)生或睡眠專家。將你的睡眠記錄在睡眠日記中,有助于更好地評估你的睡眠習慣和睡眠中的問題。
2019-03-08 16:59
好醫(yī)友小編
聯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