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首次找出清除HIV的方法 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美國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茨醫(yī)學院(LKSOM)和內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心(UNMC)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重大合作,首次從活體動物的基因組中清除了具有復制能力的HIV-1 DNA。
這項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線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它標志著人類在抗擊艾滋病的艱難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被治愈有望成為現(xiàn)實!
目前,對HIV感染的治療,側重于使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該療法可以抑制HIV的復制,但不能將HIV從體內消除。因此,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不能治愈艾滋病毒,需要終身用藥。一旦停用,HIV就會反彈,重新復制并促進艾滋病的發(fā)展。HIV之所以會反彈,是因為它可以將自己的DNA序列整合到免疫系統(tǒng)細胞的基因組中,從而潛伏在免疫系統(tǒng)中,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無法觸及。
在此前的研究中,LKSOM高級研究員卡邁勒·哈里里博士(Kamel Khalili, PhD)團隊使用CRISPR-Cas9技術開發(fā)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和基因治療傳遞系統(tǒng),旨在從帶有病毒的基因組中去除HIV-DNA。
在大鼠和小鼠實驗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基因編輯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從感染細胞中去除大量的HIV DNA片段,顯著影響病毒基因的表達。然而,與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類似,基因編輯療法本身也不能完全清除HIV。
但在這項新研究中,哈里里博士團隊將其基因編輯系統(tǒng)與最近一種名為LASER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治療策略進行結合。LASER ART由UNMC實驗神經科學和藥理學部門主任Gendelman博士和UNMC藥理學助理教授Benson Edagwa博士共同開發(fā)。
LASER ART療法以病毒避難所為目標,在較長時間內維持低水平的HIV復制,從而降低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頻率。這種長效藥物得以問世,是基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化學結構的藥理改變。研究人員將這種經過修改的藥物包裝成納米晶體,從而可以很容易地分布到HIV可能潛伏的組織中。在這些地方,納米晶體可以儲存在細胞內數周,緩慢地釋放藥物。
哈里里博士說:“我們想看看ASER ART療法能否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抑制HIV復制,從而使CRISPR-Cas9能完全清除受感染的細胞。”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設計易受HIV感染的人類T細胞,允許長期的病毒感染和ART誘導的潛伏期。一旦明確感染,小鼠就接受LASER ART治療,隨后使用CRISPR-Cas9。在療程結束時,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結果顯示,大約1/3感染HIV的小鼠體內的病毒DNA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基因編輯療法CRISPR-Cas9要和抑制HIV復制的療法,比如ASER ART,同時使用才能治愈HIV感染。有了這個清晰的方向,接下來一年內,研究人員將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也有望在人類患者身上進行相關臨床試驗。
來源:天普大學衛(wèi)生系統(tǒng)(Temple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
編譯:好醫(yī)友
2019-07-09 16:44
好醫(yī)友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