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它遞送化療藥,腦瘤存活率顯著提升
多形性膠質(zhì)母細胞瘤(GBM)是一類非常致命的腦腫瘤。它常滲入鄰近組織,形狀多變且無確定范圍。這種腦瘤極具侵襲性,可大范圍轉(zhuǎn)移,與健康腦組織混合在一起,治療起來非常困難,致死率極高,患者診斷后平均存活時間為15個月。
針對GBM的治療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歸咎于大腦周圍有一種被稱為“血腦屏障”的結構,它的功能是防止毒素和病原體進入大腦。而“血腦屏障”的存在使許多可能有效的藥物,無法通過血液或口服滲入大腦。
為了找到應對策略,英國諾丁漢大學兒童腦瘤研究中心(CBTRC)的專家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一項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在腦瘤手術中使用一種名為PLGA/PEG的生物降解聚合物,來遞送兩種化療藥物--依托泊苷(Etoposide)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可以顯著提高患有腦瘤的大鼠模型的存活率。該研究于近日發(fā)表在《臨床癌癥研究》雜志上。
早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CBTRC神經(jīng)外科臨床副教授Stuart Smith博士和助理教授Ruman Rahman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就發(fā)現(xiàn)PLGA/PEG可作為化療藥物的傳遞系統(tǒng)。
該聚合物配方最初是用來幫助修復骨折的,由兩種名為PLGA和PEG的微粒子組成。這種粉末,在室溫下加入水可混合成牙膏一樣的稠度。
這種膏體可以應用于手術切除大塊腦腫瘤后形成的腦癌腔。通過與這種可生物降解的膏劑結合,化療藥物可順利釋放到大腦中,從而消滅那些無法通過手術安全移除并可導致癌癥復發(fā)的殘余癌細胞。
通過動物試驗,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放療后療效進一步增強。他們在超過一半的大鼠模型中觀察到長期存活,實驗室測試證實大腦沒有任何癌癥殘留。與接受傳統(tǒng)GBM標準治療的動物相比,接受這種膏體化療干預的動物存活時間更長。
下一步,研究小組將在諾丁漢皇后醫(yī)學中心開展早期臨床試驗。
好醫(yī)友指出,該研究首次證明在手術期間以這種新方法向大腦輸送化療藥物,可顯著提高腦癌存活率。期待這種新療法能早日用于臨床,造福腦癌患者。
想了解更多腦癌及新療法相關信息,歡迎后臺留言或致電好醫(yī)友咨詢(400-060-9693)。
2019-07-22 17:09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