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竟然也會致癌?我們到底還能吃什么呢?
眾所周知,吃紅肉可能會增加得癌癥的風險,所以白肉(比如雞、鴨、鵝肉)被認為更安全,但如今一項最新研究似乎推翻了這個看法。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食用雞肉竟然也能夠致癌,增加患癌幾率?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在《國際癌癥雜志》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從牛肉、羊肉或豬肉轉向家禽的女性,患乳腺腫瘤的幾率要低28%,其中多吃雞肉、火雞和鴨子等家禽則會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
雖然機制尚不清楚,但這項研究確實提供了證據,證明用家禽替代紅肉可能是一個簡單的改變,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病率。
然而,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9月8日報道突然來打臉了,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最近發(fā)表一項研究指出,進食雞肉會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和黑色素瘤的風險,而男性患上前列腺癌的幾率亦會提高。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收集了47.5萬名中年英國人的數據,包括他們從2006至2014年間的飲食習慣以及患病數據,結果發(fā)現當中約有2.3萬人患上了癌癥。
有網友表示表示很震驚:“幾乎所有食物都會致癌,這種癌那種癌的,我們還能吃什么!”
由于這是一項“關聯性”研究,因此僅表明經常食用雞肉的人罹患某些癌癥的風險較高,但沒有說明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況。這可能意味著禽肉含有某種致癌物,但也可能與禽肉的烹調方式有關(例如煎炸)。研究者稱,這種正相關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對食用雞肉與較高的患癌風險產生關聯,有醫(yī)生稱“這項研究只是顯示了一種關聯。它并沒有顯示出雞肉導致癌癥的機制。在這個階段,我不會擔心。”
大家普遍認為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等是較不健康的!被認為是較健康的白肉雞肉,竟然也研究認為可能引起胰腺癌!胰腺癌存活率不到6%,吃雞肉竟也比吃紅肉危險
近幾年來,胰腺癌奪走了許多名人的寶貴性命而受到重視。最危險的是,胰腺癌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消化道癌之一。首次出現癥狀時,往往已經來到晚期,對現行治療幾無反應,確診后的5年存活率僅在6%左右。其中有20%的胰腺癌可能與吸煙有關。
如果不從環(huán)境因素著手,而針對吃雞肉是否會增加胰腺癌風險來看呢?過去歐州癌癥和營養(yǎng)前瞻性調查(EPIC)就用了10年時間追蹤47萬7千人,發(fā)現每天食用50公克的雞肉,胰腺癌的風險會增加72%。這樣的份量僅僅是一塊雞胸肉的四分之一大小而已。更令研究團隊詫異的是,比起紅肉,家禽肉的攝取量可能跟癌癥更有關聯。調查小組認為,禽類被喂食生長激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家禽中所發(fā)現到的癌癥病毒所致。
專家指出,無論是抽煙或吃雞肉引發(fā)的胰腺癌,癥狀上沒有差別,因此難以區(qū)分因果關系。而胰腺癌的克星可能是咖哩中被發(fā)現的姜黃素。在一項胰腺癌細胞的實驗中,發(fā)現姜黃素能逆轉癌前病變。專家強調,鑒于胰腺癌預后不佳,對化療反應率不到10%,人們應該選擇以預防為主。
專家提供下面7種方法給大家參考:不抽煙;不喝酒;不過胖;少吃肉類食品;減少精制淀粉;食物中少加糖;飲食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
在此,出國看病專業(yè)機構好醫(yī)友提醒:癌癥其實就在身邊,除了注意生活習慣上需要防癌之外,及時定期做體檢更有利于對抗癌癥!
2019-09-11 15:47
好醫(yī)友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