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國新型血液檢測,準確識別多種癌癥
全國癌癥報告顯示,我國癌癥負擔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平均每天超1萬人確診。癌癥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而早期篩查是成功治療癌癥的關鍵。
癌癥篩查手段,從早期的醫(yī)生觸診、宮頸涂片、普通B超、X線等,逐漸發(fā)展到低劑量CT、彩超、腫瘤標志物檢查、基因檢測等高新技術,準確率也不斷提升。而最新的一項國際研究,又在癌癥早篩領域取得了重要新突破。
在這項涉及數(shù)千名參與者的國際研究中,哈佛醫(y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和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團隊,采用一種新型血液測試方法檢測出了50多種癌癥,以及它們在體內的位置,準確度相當?shù)礁摺?/p>
這項檢測方法由加州一家公司開發(fā),它使用二代測序技術(NGS)來分析癌細胞DNA上被稱為甲基群的化學單元的排列。甲基附著在DNA的特定部分,有助于控制基因的活性或非活性。在癌細胞中,甲基群的位置或甲基化模式,往往與正常細胞顯著不同,某種程度上,異常甲基化模式比基因突變更具癌細胞特征。當腫瘤細胞死亡時,它們的DNA與甲基緊密相關,并流入血液,可用這種新的檢測方法進行分析。
圖示:從非癌癥患者(上)或癌癥患者(下)的血液樣本中分離出游離細胞DNA,并進行靶向甲基化測序分析。識別甲基化(紅色)或未甲基化(藍色)CpG區(qū)域的測序結果被輸入一個機器學習分類器,該分類器可以識別癌癥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識別組織起源。
研究團隊與早前的研究表明,基于甲基化的檢測方法在檢測血液樣本中多種癌癥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的DNA測序方法。這項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檢測方法可能是一種篩選各種癌癥患者的可行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這種方法分析了6,689份血液樣本中的游離細胞DNA(cfDNA,來自正常細胞和癌細胞死亡后進入血液的DNA),其中包括2482份癌癥患者的血液樣本和4207份非癌癥患者的血液樣本。來自癌癥患者的樣本涵蓋了50多種癌癥類型,包括乳腺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膽囊癌、膀胱癌、胃癌、卵巢癌、頭頸癌、肺癌、淋巴性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和胰腺癌。這些參與者被分為訓練組和驗證組。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腫瘤學年鑒》(Annals of Oncology)的網(wǎng)站上。
結果顯示:
訓練組和驗證組的表現(xiàn)是一致的。在驗證組中,該檢測方法的總體特異性為99.3%,只有0.7%的假陽性率。在一組預先設定的12種癌癥類型(肛門癌、膀胱癌、結直腸癌、食道癌、頭頸部癌、肝膽管癌、肺癌、淋巴瘤)中,該檢測方法的敏感性為67.3%。這意味著該檢測在2/3的情況下可以發(fā)現(xiàn)癌癥,在1/3的情況下檢測結果為陰性。
檢測敏感性隨著癌癥分期增加而升高:在這組預先指定的癌癥類型中,該方法對I期癌癥的敏感性為39%,II期為69%,III期為83%,IV期為92%。而在所有癌癥類型中,該檢測方法對I期癌癥的敏感性為18%;II期為43%,III期為81%,IV期為93%。
此外,當檢測到癌癥時,該測方法能在90%以上的病例中正確識別出癌癥起源的器官或組織——這對如何確定診斷和管理疾病至關重要。
這種檢測血液中游離細胞DNA的方法有望作用一種廣譜癌癥檢測手段(無論處于哪個階段),其特異性和敏感性接近于人群水平篩查所需的水平。
這項檢測方法有望在癌癥早期篩查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2020-04-07 15:48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