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可望成為晚期結腸癌標準一線治療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首次網絡年會已閉幕,眾多腫瘤學領域重磅結果發(fā)布。接下來,好醫(yī)友將帶大家回顧重磅研究成果,關于結直腸癌其中相當一部分會對未來幾年的癌癥診療帶來變化,也給眾多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重磅標題:派姆單抗可使部分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翻倍
試驗人群:307名晚期結腸癌患者
主要發(fā)現:派姆單抗提高了8.3個月的無進展生存期。
主要意義:支持派姆單抗作為新的標準一線治療
根據在ASCO20網絡年會期間提出的一項研究結果,對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和高/錯配修復缺陷型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一線派姆單抗(可瑞達)與化療相比,具有顯著延長PFS的作用。
針對這項研究成果,ASCO主席 Howard A. Burris表示:“派姆單抗等免疫療法已被證明是有效的晚期癌癥的二線治療方法。
現在,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開始看到免疫療法作為一線治療具有特定基因特征的晚期癌癥的顯著療效。對于轉移性結直腸癌伴有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高/錯配修復缺陷突變(MSI-H/dMMR)的患者,這項研究數據有可能改變現有治療標準?!?/p>
這是派姆單抗首次作為一線治療顯示出對患者的明顯受益。該研究結果來自III期KEYNOTE-177試驗的中期分析。
約有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存在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也就是存在著大量的突變。在MSI-H/dMMR中,DNA修復功能受損,導致突變數量增加。對于一些患者,以往的研究表明,MSI-H/dMMR腫瘤的存在與生存率下降有關,MSI-H/dMMR轉移性疾病患者對常規(guī)化療的反應較差。
此前的研究顯示,化療難治性的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對派姆單抗有良好的反應和較長的生存期。派姆單抗可以阻斷一種叫做PD-1的受體的活性,這種蛋白質有助于控制免疫系統(tǒng),使其能夠攻擊癌細胞。
在12個月和24個月的隨訪中,派姆單抗的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55.3%和48.3%,而化療的37.3%和18.6%。接受派姆單抗的患者中,腫瘤縮小的患者比例(客觀反應率)也較好--43.8%,而化療的比例為33.1%。11%接受派姆單抗的患者有完全反應(腫瘤消失);32.7%的患者腫瘤縮小(部分反應);30.9%的患者病情穩(wěn)定。相比之下,接受化療的患者中,3.9%、29.2%和42.2%分別有完全應答、部分反應和病情穩(wěn)定。使用派姆單抗的反應也比較持久,83%的患者的反應時間超過2年,而接受化療的患者中,有35%的患者反應時間超過2年。
與化療相比,派姆單抗的嚴重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3級或更高的不良事件)也較化療少見(22% vs. 66%)。兩組之間的毒性反應譜有很大的差異,派姆單抗最常見為免疫介導的不良事件(結腸炎和肝炎),化療最常見的則為經典化療毒性反應,如腹瀉、中性粒細胞減少、疲勞、惡心和嘔吐、口腔炎、白斑病和神經毒性。
關于KEYNOTE-117研究
在本次中期分析的數據截止日期(2020年2月19日),該研究納入了307名MSI-H/dMMR mCRC患者。患者被隨機分配到一線接受派姆單抗最長2年,或研究者隨機化選擇的6種不同標準化療方案中選擇。研究者可以選擇mFOLFOX6(5-氟尿嘧啶、利妥昔單抗和奧沙利鉑);mFOLFOX6+bevacizumab;mFOLFOX6+cetuximab;FOLFIRI(利妥昔單抗、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FOLFIRI+bevacizumab;或FOLFIRI+cetuximab。
PFS和總生存率是主要終點。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總反應率和安全性。
好醫(yī)友了解到該研究進一步會允許化療組出現進展的患者轉到使用派姆單抗治療,以分析其總體生存狀況。
2020-06-17 16:56
好醫(yī)友小編
聯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