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丁肝嗎?這種病毒性肝炎,即將迎來首款抗病毒療法
近日,創(chuàng)新抗病毒藥物Bulevirtide(Hepcludex,2mg)向美國FDA遞交了一份生物制劑許可申請(BLA),用于治療慢性丁型病毒性肝炎(HDV)。
該藥一旦獲得批準,將成為美國治療伴有代償性肝病的、慢性HDV感染成年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01/ 與乙肝“狼狽為奸”的丁肝
造成人類的病毒性肝炎有五大類: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其中,慢性丁型病毒性肝炎(HDV)感染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嚴重的形式,影響全球約2000萬人。
由于丁型肝炎病毒依賴于乙肝病毒的外殼(表面抗原)才能生存,因此HDV僅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中合并感染發(fā)生,兩者“狼狽為奸”,共同“作惡”。
丁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類似,可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等傳播。通過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預防一部分丁肝。
據(jù)估計,在全球范圍內,約4%-6%的慢性乙型肝炎攜帶者中存在HDV感染。
而與單純乙肝病毒感染者相比,合并感染不僅加快了疾病進展,如肝纖維化、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以及肝癌等,還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風險。
在HDV感染者中,約70%會在5-10年內發(fā)展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五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
目前,HDV主要以干擾素治療為主,需要對丁肝和乙肝共同防治。
02/ 靶向NTCP的病毒抑制劑:Bulevirtide
Bulevirtide是一款首創(chuàng)的病毒抑制劑,開發(fā)治療慢性HBV和HDV感染。該藥能抑制肝細胞表面的HBV/HDV受體NTCP,防止病毒在肝內傳播。
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是腸肝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在人肝細胞表面表達。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正是通過與NTCP結合而進入肝細胞。
除乙肝和丁肝外,NTCP也已經(jīng)成為許多疾病潛在的新靶標。
此前,Bulevirtide已獲得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和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授予的優(yōu)先醫(yī)學(PRIME)資格。
而在2020年8月,Hepcludex(又名:Myrcludex B)獲得歐盟附加條件批準上市,成為歐洲首個治療慢性HDV感染并伴代償性肝病的成年患者的藥物方案。
03/ 療效顯著,創(chuàng)新療法值得期待!
這一BLA的提交是基于已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兩項2期研究(MYR202和MYR203)、以及正在進行的3期MYR301研究的積極數(shù)據(jù)的支持。
MYR301是一項正在進行的3期臨床試驗,在150名慢性HDV感染患者中評估Bulevirtide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這些患者隨機分配到每天一次的2mg Bulevirtide(n=49)、10mg Bulevirtide(n=50)或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延遲治療,n=51)。
主要療效和安全性數(shù)據(jù)將在第48周進行評估。第48周后,延遲治療組患者者將改用10mg Bulevirtide,每天一次,持續(xù)96周。總治療持續(xù)時間為144周。
中期結果表明:
治療24周后,與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組的患者相比,2mg Bulevirtide治療組患者的實現(xiàn)病毒學和生化應答的比例為36.7%,10mg組為28%,而對照組為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改善。
與未治療組(5.9%)相比,2mg Bulevirtide治療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觀察到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迅速降低和正?;?,10mg Bulevirtide組有38%。
同時,這些結果顯示增強了在已完成治療的2期研究中觀察到的Bulevirtide療效,且安全性與之前的研究一致,沒有報告嚴重的不良事件(AE)、膽鹽升高癥狀。
慢性丁肝合并乙肝患者的病程進展較快,且會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除了靶向NTCP的病毒抑制劑Bulevirtide外,在研的還有口服丁肝抑制劑Lonafarnib和注射用聚乙二醇干擾素Lambda等,期待這些創(chuàng)新療法能造福全球慢性丁肝患者。
2021-12-01 10:09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