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心衰
病史簡述
病史簡述
H先生40年前就被診斷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藥物對癥治療后,于1994年接受了“主動脈瓣、二尖瓣換瓣術”(機械瓣膜),術后10個月復查,被確診為“房顫、心臟衰竭”。幾十年來,H先生間斷入院接受治療,尤其近兩年來,數(shù)次因陣發(fā)性呼吸困難,伴腹脹、雙下肢浮腫入院,接受利尿、擴冠、改善心功能、抗凝、抗心律失常等治療。2016年9月,H先生因陣發(fā)性呼吸困難明顯加重,伴腹脹及雙下肢浮腫,再次入院,查體:口唇發(fā)紺,頸靜脈怒張,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心界大,心律不齊,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心電圖提示房顫、頻發(fā)室早,ST改變。在接受了一系列對癥治療后,病情依然嚴峻,尤其腹水、胸水、雙下肢浮腫嚴重,為此H先生家屬與主診醫(yī)生商定后,決定通過院內(nèi)好醫(yī)友中美遠程會診中心,征詢美國心臟專家的第二診療意見。
中美聯(lián)合會診——提供 “第二診療意見”
H先生家屬、主診醫(yī)生與Dr. Schwarz遠程視頻交流
出席本次“專科視頻會診”服務的是美國心臟病權威專家Dr.Ernst.Schwarz.M.D.,他不僅是洛杉磯西達賽奈醫(yī)療中心(Cedars Sinai Medical Center)的主任醫(yī)師和臨床教授,同時也擔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臨床醫(yī)學教授。Schwarz博士擁有三十余年豐富的心臟??圃\療經(jīng)驗,臨床專注于終末期心力衰竭、心臟移植、介入性心臟病學、性功能與心臟疾病的診療。
視頻過程中Dr. Schwarz向主診醫(yī)生進一步詢問了H先生的相關指標以及相關治療細節(jié),綜合評估了患者病情。Dr. Schwarz表示當前H先生出現(xiàn)四個心腔全部擴大、肝臟充血、胸腔積液、腹水等癥狀和體征,提示他體液過多,已處于嚴重容量超負荷狀態(tài)。對于下一步如何管理和控制病情,Dr. Schwarz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意見(摘要如下):
建議經(jīng)導管測量肺動脈楔壓,了解整個血流動力學情況。
由于肝臟充血,會丟失蛋白,進而導致體液增加,因此建議每天使用長效利尿劑,不斷排除體液,可選用呋塞米,每天 40mg 以上,結合補鉀。在呋塞米反復使用效果減弱的情況下,也可按需使用Metolazone(美托拉宗)。
限制每天液體攝入量,控制在2L 以內(nèi)(包括水、湯和各類食物所含的水分)。
考慮使用低劑量地高辛,每天125mg,定期隨訪,靜脈注射治療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幫助體液排泄。
如果有肝硬化表現(xiàn),不建議補充白蛋白,因為肝臟嚴重充血情況下,完全代謝不了白蛋白,如果補充白蛋白反而增加體液量。
6.如果射血分數(shù)在35%左右,心電圖QRS增寬,可考慮 ICD 埋植術(ICD是集起搏和電復律兩項功能為一體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療裝置),該療法可提升約5%射血分數(shù)。
在美國最后的治療選擇是采用干細胞療法,而 Schwarz本身就是心臟干細胞技術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