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jié)丨“熊孩子”難管教?幼兒5大行為問題解決妙計
你家有行為不端的“熊孩子”嗎?他們可能很難管教,說理對他們不起作用,懲罰常會使他們變本加厲。對于蹣跚學步的幼兒而言,只有先了解他們常見的行為問題,才會懂得該如何幫助他們。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yōu)?ldquo;熊孩子”的家長整理了一份美國專家的“錦囊妙計”。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行為問題
01、打斷說話
三歲左右的孩子,往往無法控制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沖動,而且經(jīng)常突然間莫名嗨起來,等不及你說完話就打斷你。
對策:
讓他們說完想說的話,不打斷他們耐心聽完,然后再開始交談。當他們打斷你時,你可以說:“寶貝,讓媽媽說完”或者“媽媽還沒說完”,并解釋為什么媽媽沒有打斷他們,并傾聽他們說話。告訴他們你講完后他們會有機會發(fā)言。
02、大聲尖叫
蹣跚學步的孩子,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子,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他們傾向于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憤怒或沮喪,其中包括尖叫。
那么,當你的孩子尖叫時,應(yīng)該怎么做呢?
對策:
不要對他們大喊大叫,這樣做只是在重申尖叫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通過游戲,教他們輕聲細語或平靜地交談。例如,你可以從“讓我們看看誰能尖叫得最大聲”開始,然后嘗試“誰能平靜地說話或低聲說話”。
承認他的感受,和他交談。雖然你和一個一歲的孩子之間可能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但言語可以安撫孩子,他們可能會停止尖叫。
03、生氣逃跑
你的孩子生氣時會逃跑或躲藏嗎?跑開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在馬路上、超市或其他公共場所時。
對策:
密切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
在路上或其他擁擠的地方,一定要牽著他的手。
告訴孩子哪里可以跑,哪里不能跑。向他們解釋周圍的人在做什么。例如,讓孩子們在公園里跑步,告訴他們在那里跑步是可以的。同樣,讓他們知道人們不會在街上奔跑。
04、愛揪頭發(fā)
蹣跚學步的孩子可能會用尖叫、踢打、揪頭發(fā)來解決問題。唯一能讓他們消停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明白這是行不通的。
對策:
當你的孩子在抓自己或其他人的頭發(fā)時,打斷他,告訴他不應(yīng)該這樣做。
直接說出來,并試著解釋拉扯頭發(fā)是“不好的”。
不要反過來揪孩子的頭發(fā)試圖讓他們感同身受。他們可能會把這種做法視為一場游戲,然后再來一遍。
05、亂扔東西
18個月到3歲的孩子通常會通過扔東西來表達他們的不滿。他們也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或沮喪,就扔食物、玩具或任何他們能拿得到的東西。
對策:
為了避免貴重物品被損壞,請讓孩子明白哪些東西是他能扔的,比如球、彈力玩具或毛絨玩具等摔不壞的東西。
當他們生氣或有攻擊性時,勸阻他們不要扔東西。當他們因為生氣而亂扔東西時,盡量無視他們。如果他們一直扔或者扔東西的行為可能傷害到其他孩子,要立即打斷他們并直接說“不”,或者“不,很疼”,但請用平靜的語氣說。
想辦法阻止他們亂扔東西。例如,在車里,你可以把玩具綁在兒童座椅上,這樣孩子就不能扔掉了。
此外,應(yīng)對兒童行為問題,還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動起來”。
體育鍛煉可能是最好的發(fā)泄方式。當你的孩子變得興奮或憤怒時,讓他們到外面去玩一會可以幫他們釋放能量。如果孩子的能量沒有得到適當?shù)尼尫牛麄兙蜁允煜さ姆绞结尫?mdash;—發(fā)脾氣、破壞性行為等。
角色扮演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可以教會你的孩子控制沖動。影響兒童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自控能力。
講故事是另一種辦法,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以積極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能量。這個活動也可以幫助你了解他們的想法。
陪孩子玩一些好的行為游戲,閱讀一些兒童行為方面的書籍,可以教會孩子們一些好的行為,比如友善、分享、禮讓以及做好事。當他們知道做好事是有回報的,他們就不會去嘗試做壞事。
請記住,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熊孩子”的標簽,試著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來找到根本原因。通過正確的方法和專業(yè)的幫助,兒童的行為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畢竟,所有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有愛心、善良、聰明和通情達理的人。
2020-06-01 16:40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