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胰島素,價格貴出好幾倍,效果卻讓人意外
在治療2型糖尿病時,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比中效低精蛋白胰島素花費高要出2-10倍,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
人體的胰腺會提供基礎胰島素,維持日?;顒?。當糖尿病患者不能制造足夠的胰島素(1型糖尿病)或不能正確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時,葡萄糖就會積聚在血液中。
臨床上,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藥失效的情況下,開始采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根據(jù)來源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按作用特點分為:餐時胰島素(短效)、中效胰島素、基礎胰島素(長效)和預混胰島素;按純度分為:普通胰島素、單峰胰島素和單組分胰島素。
其中基礎胰島素主要提供基礎水平胰島素,不產生血漿峰濃度值,起效時間為3-8小時,作用高峰14-24小時,持續(xù)時間為28-36小時。常用的制劑包括: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注射液、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和地特胰島素注射液。
在1型糖尿病中,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應用的證據(jù)相對較多,而在2型糖尿病中,這種花費高出2-10倍的基礎胰島素類似物,相比中效低精蛋白胰島素,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近期,一項發(fā)表在JAMA上的研究給出了答案。該研究旨在對比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基礎胰島素類似物和人源NPH胰島素后,出現(xiàn)低血糖相關的急診(ED)或住院率;以及使用胰島素1年后出現(xiàn)的血紅蛋白A1c水平改變。
研究人員對2006年1月1日-2015年9月30日期間,在北加州Kaiser Permanente中心接受治療的25489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的觀察研究。其中1928例患者使用基礎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或地特胰島素)治療,23561例患者使用NPH胰島素治療。
結果顯示
中位隨訪1.7年,低血糖相關急診或住院情況: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治療組39人(11.9/1000人年[95%CI,8.1-15.6]);NPH治療組354人(8.8/1000人年[95%CI,7.9-9.8])(兩組差3.1/1000人年[95%CI,-1.5~7.7];P=0.07)。
接受治療1年后,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治療組血紅蛋白A1c水平由9.4%減少至8.2%;NPH治療組血紅蛋白A1c水平由9.4%減少至7.9%。
研究結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第一時間接受中效低精蛋白胰島素(NPH)相比,接受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治療與低血糖相關急診或住院風險的降低無關,也與更好地控制血糖無關。這些發(fā)現(xiàn)說明在臨床中使用基礎胰島素類似物與這些結果的臨床獲益無關。
參考來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685850
2018-11-19 16:00
好醫(yī)友小編
聯(lián)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