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瓣潰瘍待查
病史簡述
2017年10月,H先生被診斷出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半年多來堅持服用美沙拉嗪及美沙拉嗪灌腸治療,情況良好。然而2018年4月,H先生因反復腹痛20余天入院,查血白細胞增高,大便稀軟伴有粘液膿血,經抑酸、抗感染、抗炎等對癥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經電子腸鏡檢查提示回盲瓣潰瘍伴顆粒樣增生,克羅恩病待排;乙狀結腸可見淺小阿弗他潰瘍,余結直腸粘膜未見明顯異常。為了進一步明確病因,有效地管控疾病,H先生在院內主診醫(yī)生的陪同下咨詢了美國消化科專家的第二診療意見。
中美聯合會診--提供“第二診療意見”
出席本次視頻會診的是美國消化科資深專家Dr. Frank J. Arguello(弗蘭克.J.阿爾圭洛博士),他擁有美國內科醫(yī)學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認證的內科和腸胃??漆t(yī)師資格,在腸胃系統疾病、肝病以及傳染病診療控制領域具備四十余年的豐富臨床經驗。視頻過程中,阿爾圭洛博士對H先生的病情做了評估,并就后續(xù)檢查及治療提出了重要建議(摘要如下)。
診斷評估:
阿爾圭洛博士指出,雖然結腸鏡檢查提示直腸乙狀結腸、回盲瓣炎癥,活檢提示炎癥位于結腸區(qū)內,但由于小腸情況未知,CAT檢查也未涉及小腸,需要進一步行小腸增強MRI檢查,來明確是否為克羅恩病,如果無法進行,可行小腸鋇餐造影檢查,有助于排查克羅恩病和明確病變累及小腸的程度。根據目前的檢查結果,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性較大。
治療建議:
阿爾圭洛博士建議H先生繼續(xù)維持目前的治療方案,如果炎癥發(fā)作期,可予激素進行積極治療。同時,他也鼓勵H先生積極鍛煉,炎癥性腸病對運動方式沒有限制。飲食上也沒有特別限制,但如果患者本身乳糖不耐受,奶制品可能會加重病情。
阿爾圭洛博士表示待MRI檢查完成后,應進一步隨診。如果MRI檢查提示小腸明顯病變或瘺管形成,建議行抗TNF(腫瘤壞死因子)藥物治療,如Remicade(英夫利昔單抗,Infliximab)或Humira(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也可使用6-MP(6-巰基嘌呤,6-mercaptopurine),以及短期激素治療。阿爾圭洛博士強調如果需要進行抗TNF治療,必須先明確是否患有乙肝。
(備注:好醫(yī)友中美遠程會診案例的相關治療建議,均為個案個例,不適用于該患者之外的其他人。所有的臨床治療務必遵循醫(yī)師指導。)
2018-12-18 14:44
好醫(yī)友小編
聯系醫(yī)學顧問
醫(yī)學顧問微信在線